close
12月16日,台北一個難得的放晴週末早晨,
難得早起的我跟智宏學弟相約七點在捷運公館站二號出口,
搭乘台北至烏來849公車前往小粗坑參加台北野鳥協會的賞鳥活動。
由於趕公車的緣故,我沒來的及買到早餐就上車了,
而這會是引發今日旅程的一小段奇遇的原因。
一到達小粗坑站野鳥協會的領隊們已經在土地公廟下的餘蔭中久候,
他們稱賞一同賞鳥的人為鳥友,
而我和智宏學弟這種第一次參與賞鳥活動的人則是「菜鳥」。
活動開始後我們先經過一條小溪,
看到黑鳶在頭上方盤旋,給大伙的啟程有個精神的開頭。
接著被發現的鳥是白頭翁,除了眾人皆曉的頭色帽子外,
領隊說白頭翁的面部可是有白色腮紅的!
透過鳥會高倍率的萊卡單筒望遠鏡看去,顯得特別清晰,
即使是熟悉的鳥種其實也有我們沒注意到的地方,
可謂生活的簡單美好就在處處留心啊!
之後我們開始走進山林的產業道路中,可以看到這裡有一條著名的屈尺古道,於西元
1893年開鑿,為台北通往屈尺、龜山與龜山發電所之道路,
昔日也是日軍據台後進入台北東南山區物資運送的重要通道。
而對於這裡我想到的卻是1969年,
由神探法醫楊日松偵破的新店屈尺的分屍案。
死者是名遭到同僚殺害分屍的老榮民。
該案死者頭顱至今仍存放在刑事警察局中
(而這個被泡在福馬林的頭顱,頭髮和下巴的鬍鬚竟會變長!)
有楊法醫的這個故事讓我對屈尺這更加添了一分神秘感。
第一位在古道歡迎我們的貴客是灰鶺鴒,
我忘不了牠飛行的模樣,
那在晴朗天空下起伏的軌跡是牠最好的標記,曲折而篤定。
而灰鶺鴒的叫聲聽似「機鈴機鈴」,且雖名為灰,
但在腹及尾部則有黃色羽毛,同行鳥友就有人驚呼:「這該是黃鶺鴒吧!」
但其實分辨灰、黃鶺鴒的好辦法是看腳的顏色,
灰鶺鴒為肉色,黃鶺鴒為黑色。
我們經過感恩橋,橋旁是台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且現在還是營運狀態,
也就是小粗坑水力發電廠。
建於1909年,整棟建築是巴洛克風格,在這悠然的山區營造出華麗的孤獨感。
經過發電廠後,領隊興奮的引導大家往山谷下看,
據說是發現了台灣特有種的小彎嘴畫眉!
我也跟著眾人尋找,最後好不容易在重重樹林中發現牠橘色的頸部羽毛,
和那黑色的過眼線,見牠與夥伴在樹林之間來活穿梭好不活潑!
看完小彎嘴畫眉後,我們把視線移到直潭開始看些水鳥,
領隊先是用單筒讓我們看一隻難得棲息於電線上的蒼鷺,
因為蒼鷺體型大與夜鷺不同,所以較不會像夜鷺那樣站在電線上。
之後還看到在直潭中央的浮島旁有一隻大白鷺,
大白鷺與小白鷺的不同處在於牠S型彎曲的脖子且脖子處有類似喉結之物,
嘴巴的顏色為黃色也和小白鷺的黑色不同。
而大白鷺的嘴裂到眼睛後方的位置。
正當我們傾心於大白鷺優雅的姿態時,一位鳥友架好單筒興奮的招呼大家過去,
因為牠發現在山的另一頭有一隻停棲的大冠鷲,
牠就這樣直挺挺的站在兩座山峰間的一棵枯樹上,
我不禁佩服前輩鳥友的好眼力和高級器材的望遠能力!
由於忘了吃早餐的緣故,
路線還走到三分之一而已我已餓到無法專注於「鳥事」上,
此時出現在我眼前的是在隱身於山林間的直潭休閒小站,
我決定暫時脫隊前往購買食物,
我獨自走下坡抵達販售處請老闆炊幾顆手工饅頭給我止飢,
老闆見我飢餓難受便摘了園區內的肉桂葉給我吃,
可能是太餓的緣故,我不疑有他的就將肉桂葉吃下,
若在平常可能會對吃樹葉心存疑慮,
肉桂葉放在手中搓揉有較星巴克肉桂粉更自然的香,
吃入口中則有中藥般的甜,咬到最後則略帶微辣感,
當時我連吃了三片肉桂葉,頓時也覺得不再那麼餓了。
這樣品嘗天然的美味也算是這趟賞鳥旅程的意外收穫吧!
花了一點時間跟上野鳥協會的隊伍,
此時卻傳來「刮保麗龍」的刺耳聲音,
原來是台灣紫嘯鶇出沒了,牠的叫聲是最好的註冊商標,
從叫聲的頻率來判斷,可知道有兩隻紫嘯鶇在我們身旁,
只是牠太害羞了始終沒有出來與大家見面。
在屈尺古道上,沿路都有潺潺的山泉水湧出而形成小小的水流,
我們有幸在這清澈水流中發現台北樹蛙和斯文豪氏赤蛙,
這兩種蛙跟我們上課解剖的牛蛙差異甚大,
起初鳥友告訴大家發現樹蛙時,我還以為會有手掌般大小,
沒想到親眼一見卻是只較拇指為大的台北樹蛙,
翠綠的皮膚攀在相機腳架上猶如權杖上的一顆珍珠;
斯文豪氏赤蛙又名鳥蛙,因其叫聲如鳥而得名,
牠的身體上半部呈現綠色,下半部則是有斑紋的咖啡色。
此時我們的目光又被天上的雄姿吸引走,
原來是一開始就見過的黑鳶又出現了!而且還伴著一隻魚鷹。
兩者都是隼形目,但黑鳶是鷹科;魚鷹則是鴞科,
黑鳶其實就是俗稱的老鷹,
盤旋飛行的時候可以見到牠的尾羽呈尖形,且腹部是黑色的,
但魚鷹則不同;
魚鷹帶著一頂白色時髦的帽子,盤旋飛行時可以看到牠白色的腹羽,
若是用「氣質」來看鳥,
我覺得魚鷹給人較容易親近的可愛,而黑鳶則是冷酷的個性帥哥。
領隊告訴我們,初入門者最容易分的三種猛禽類就是黑鳶、魚鷹和大冠鷲,
我想今日的行程我已經掌握到基本的分辨訣竅了!
之後我們先在直潭畔的土地公廟稍作歇息,
便直接往今天的目的地直潭國小前進,
直潭國小是經營之神王永慶捐錢蓋的,
因為王永慶在15歲去嘉義打拼錢都是住在直潭這一帶,
當時的小孩子必須長途跋涉到新店上小學,
王永慶基於回饋故鄉之情而捐資蓋了直潭國小。
在國小旁的農地上,地主報大家看小啄木在牠的檳榔樹上築巢的痕跡,
用望遠鏡可清楚看到檳榔樹的枝幹上有明顯的小開洞,煞是可愛。
行程的最後我們在直潭國小的涼亭內數鳥種數,
今日共看到了29種鳥
(有些為鳥友自行四處尋覓發現,或只聽到叫聲,非我所見到),
領隊表示收穫豐富,
沒想到第一次賞鳥就有不錯的成果,自己也頗開心。
在回程的路上,與智宏學弟等公車時,
發見眼前電線上停棲著一隻黑色的鳥,
馬上認出是隻有著美麗黑色尾羽的大捲尾,
而此時一旁那有個性、有起伏的飛行姿勢,
兩人都馬上知道那是鶺鴒飛行的模樣。
於是回程的849公車就緩緩進站了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